好官,以責任感做事
時間:2010-11-09 09:47 來源:未知 作者:zhenglili 點擊:
次
好官,以責任感做事
推薦語:
拜讀人民日報刊登國家行政學院周文彰副院長的“好官,以責任感做事”一文。感慨萬千,通篇文章突出“責任”二字,既隱示了目前干部隊伍中的明顯缺失,又倡導了為官從政的核心——責任感。聯想到我省近日發生的王家嶺“3·28”煤礦透水事故,原因除趕進度,搶效益外,最大的失誤即礦下、礦上部分領導缺乏責任感,盲目趕工期,“勇奪第一”使他們頭腦發昏,頭腦發脹。為了追求效益早日實現,忘掉了科學建礦,忘掉了以人為本,忘掉了安全第一。正如文章中所述:“為了營造政績做事,必然會什么能顯示政績就做什么,什么能快出政績就做什么,忽視有關群眾切身利益和長遠利益的事”。無怪呼外省監理企業一位老總說:企業很難??!業主既要你保質量,又不切實際的讓你趕進度。逼的我們不得不說:你到底是要質量?還是要進度?現將此文推薦給大家。我們的老總頭上雖沒有戴什么“官帽”,但作為企業的高級管理者,肩上卻有沉甸甸的社會責任。行政工作、企業工作雖有區別,道理卻是一樣的,讓我們以“責任”二字為座右銘,在我省建設工程監理戰線上,共同努力,為創建更多讓國家滿意、讓人民放心的精品工程貢獻力量。
唐桂蓮
2010年4月9日
好官,以責任感做事
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 周文彰
做事是做官的實現方式和存在形式。以責任感做事,做事不再消極應付,而是充滿激情,不再華而不實,而是求真務實。凡是好官,都是以責任感做事,否則,做事可能做不準,做不到關系全局的關節點上,做不到事物發展的規律性上,做不到群眾的心坎上。
做官要表現為做事,做職務要求的事,做上級分配的事,做群眾期盼的事,做職業道德該做的事。做事是做官的實現方式和存在形式。做官不做事,等于沒做官,等于枉做官。
做事,就要想做事、能做事、做成事,涉及愿望、能力、效果等諸多因素,但最重要的,是要以責任感做事。
責任感就是對應做之事的自覺意識。責任感可以驅使我們時刻思考應承擔什么責任、如何履行責任、是否盡到責任。以責任感做事,做事就有了壓力和動力,就有了積極性和主動性,就有了扎實作風和務實精神。
以責任感做事,最重要的是端正做事的動機和目的。做事不是為了沽名釣譽,不是為了謀求一已利益,不是為了迎合獻媚,不是為了營造政績,做事是為了履行責任。為沽名釣譽做事,必然會有花架子、表面文章、形式主義;為了一已利益做事,必然會不惜損害國家、集體和群眾的利益,必然會獨斷專行或暗箱操作;為了迎合獻媚做事,必然會只一琢磨上情,不研究下情,只考慮上級喜好,不考慮群眾意愿;為了營造政績做事,必然會什么能顯示政績就做什么,什么能快出政績就做什么,忽視有關群眾切身利益和長遠利益的事。
以責任感做事,做事就有了正確作風。做事不再是消極、被動或應付,而是積極主動、充滿激情;做事不再是華而不實,更不會弄虛作假,而是腳踏實地、求真務實;做事不再憑心血來潮,更不會憑主觀臆想,而是從實際出發,想群眾之所想,急群眾之所急,謀求科學發展、和諧發展。
凡是好官,都是以責任感做事。不以責任感做事,做事可能做不準,做不到關系全局的關節點上,做不到事物發展的規律性上,做不到群眾的心坎上。
以責任感做事,需要制度保障,比如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問責制,更需要我們從內心里去強化責任意識,并始終牢記和奉行。